明德笃学 尚数求真
WELCOME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学生动态>>正文
学生动态

聆听铁人故事|“红色薪火”理论宣讲团优秀作品展播

2023年01月01日 09:30  点击:[]

“红色薪火”理论宣讲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数学科学学院“红色薪火”理论宣讲团特推出“聆听铁人故事”理论宣讲栏目,旨在让数科学子继续大力弘扬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的精神;让数科学子继续大力弘扬大庆人敢于善于转化发展条件的精神;让数科学子继续大力弘扬大庆人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是精神;让数科学子继续大力弘扬大庆人胸怀全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

宣讲人

2021级数学二班马雨露

盛夏的一天,采油工艺研究所的几名科技人员到井场搞水层注水的“加大注水量”试验。大家正聚精会神地工作,突然天气发生变化,下起大雨来。

雨下得很大。在露天地里搞试验,没有伞,也没有雨衣,资料可怎么记?负责记录的钟明友更急。他想,同油层做斗争,完全靠掌握齐全准确的第一性资料,如果今天资料记不全,就会给下一步研究工作造成损失。正在他们急得抓耳挠腮时,钟明友抬头看见井场边上有几块红砖,心头一亮:红砖可以刻画刻字,当然也可以刻数字,何不把数据记到红砖上。他跑过去把那几块砖搬来。用一根铁钉把实验数据一个一个刻在红砖上。他真为自己的“新发现”而高兴,快速而又认真地刻着,字迹清晰而又工整。

雨哗哗地下着,试验一点儿也没受影响,一直顺利地进行到结束。钟明友整整刻了4块红砖。收工时,他把红砖用一块塑料布包好,小心地装在工具袋里,背回试验室。晚上,钟明友把红砖上的数据一个一个依次抄在记录纸上。

宣讲人

63C41

2021级数学三班王彩玉

1962年的一天,大庆三矿四队队长辛玉和到这个队负责的西六排2号井去检查。途中,他偶然发现新来的徒工小孙手里拎着一个崭新的刮蜡片急匆匆地上井。辛玉和有点纳闷:小孙井上的那个刮蜡片刚领几天,怎么又坏了?于是,他返身去材料库问材料员。材料员拿出一个变了形的刮蜡片说:“小孙今早清完蜡,也没有注意检查刮蜡片是不是起到井口就去关清蜡闸门,结果,把刮蜡片挤扁了。还让我替他保密呢。”

走出库房,辛玉和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许小小的一个刮蜡片本身不算什么,但小孙刻意隐瞒事故,缺乏一个石油工人起码的老实态度,这样下去,会出大问题。特别是这件事反映出一段时间以来,队里只忙着新井投产,放松了抓队伍的思想建设,对职工没有提出严格的要求。辛玉和找小孙谈心说:“要干好工作,没有一个老实态度是不行的,对任何事情,钉是钉,铆是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小孙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检讨说:“当时自己想,反正刮蜡片没掉到井里,换一个算了,别人也不知道。以后在工作中注意一点就行了,没想到这种说假话的行为欺骗了组织,欺骗了领导。”

因工作疏忽挤扁了一个刮蜡片,领导批评了,本人承认了错误并作了思想检讨,事情也就可以过去了。但为了用这件事教育全队的职工,队党支部决定第二天在小孙管的那口井上召开“事故分析现场会”。党支部书记李忠和重点讲了事故原因及对待事故的态度问题。他说:“采油工人的工作特点是单兵作战,没有老老实实的态度,严格的要求,是管不好油井的。”小孙越听越坐不住,当即站起来,激动地表示,要求把那个变了形的刮蜡片挂在自己管的油井上,要时刻不忘这个教训。辛玉和激动地说:“干部是带队伍的人,我们怎么带,队伍就怎么走。我们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和别人,队伍就不可能具有高度的革命自觉性。事故出在小孙,可根子在我身上,我这个队长只埋头抓生产,放松了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大家一致表态:应该把那只变了形的刮蜡片挂在队上,让全队的人天天看到,时时想到,小孙的教训也是大家的教训,要说老实话,要办老实事,做个老实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对每一件事要具有一种严肃的态度,这样才能管好油井。

不久,在队党支部的带领下,全队开展了一个“当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严格要求,严明纪律”的活动。同时党支部还制定出了“干部上岗,工人监督,要求工人做到干部首先要做到”的制度。1964年,石油工业部把他们形成的经验概括为“三老四严”的革命作风,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干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宣讲人

2021级数学四班汲传宏

1962年冬天,建队刚一个月的采油三矿四队接到了一批新井投产任务。来到井场放眼一看,井场上枯草丛生,高低不平。他们知道,要打一场硬仗了。

125日,杨德福井组开始平整他们所管辖的一口井的井场。这口井的井场整理起来难度很大,东西高低差一米多,其中还有三个大泥浆坑、五个大土包,更加困难的是,此时天气寒冷,地都冻实了。怎么办?望着凌乱不堪的井场,全组人决定,就是用镐刨也要把井场刨平修整好。

一场苦战开始了。杨德福和他的队友们白天黑夜抡起沉重的十字镐把,拼着力气刨冻土。已经三天过去了,胳膊都抡疼了,手掌起了茧子,磨出了血泡。可再看看井场,一个土包都没刨下来呢。不是没用力气,是地冻得太硬了,狠劲一镐下去,只能在土堆上留下一个镐尖印儿,还把手震得生疼。但他们知道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一点点地刨。一周过去了,十个手指肿得吃饭都握不住筷子了,可他们谁也没打退堂鼓,谁也没退缩。

杨德福下班回来,把镐放在宿舍门口。有人发现镐把浸透了鲜红的血迹,再看杨德福的双手,虎口已经裂了,遍手是伤,找不到一块没被磨烂的地方。那人心疼地说:“等春天来了,土化了再刨吧。那时就省事了。”杨德福回答得很干脆:“那怎么行,咱们不能等。油井要投产,国家要原油,能等到明年春天吗?天再冷、地再硬,我们也不怕!”

就这样,杨德福井组工人坚持继续刨土。所有人的手都磨破了一回又一回,镐把上都磨出一层血色的油光。终于,一个月后,他们刨出了二百多立方米冻土,刨掉了五个大土包,填平了三个大坑。井场平整了,新井投产了,石油也欢畅地奔流起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