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二十二个“法制宣传日”!也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是在每年的12月4日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设立的节日。
什么是宪法?
所谓宪法,就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我国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我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种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公布施行,历经五次修正后,除“序言”外,共四章143条。第一章是“总纲”,第二章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是“国家机构”,第四章是“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是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保证。
为什么规定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对国家宪法日有了充分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数科学子是如何弘扬宪法精神的吧。




以海报等形式,促使学生们自觉形成热爱祖国、尊崇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培养法治思想与法律思维。
我与宪法同行
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宪法的生命植根于民众,宪法的力量源泉来自于民众。加强宪法的宣传和教育,强化公民的宪法观念、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及法律的尊严,用宪法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公民责任,让弘扬宪法精神成为一种生活、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