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动态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动态 >> 正文
聆听铁人故事 | “红色薪火”理论宣讲团优秀作品展播
发布日期:2022-11-20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数学科学学院“红色薪火”理论宣讲团特推出“聆听铁人故事”理论宣讲栏目,旨在让数科学子继续大力弘扬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的精神;让数科学子继续大力弘扬大庆人敢于善于转化发展条件的精神;让数科学子继续大力弘扬大庆人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是精神;让数科学子继续大力弘扬大庆人胸怀全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

宣讲人

2021级数学四班张雪菲

铁人故事(十三)

1960年,马德仁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带领的1202钻井队,在大庆石油会战中树立了标杆、刷新了纪录,先后超过了苏联格林尼亚功勋钻井队和美国王牌钻井队的纪录,被人称为“永不卷刃的尖刀”。

马德仁带队到大庆打第一口井时,由于对地层不熟悉,指标、措施不好定,他就发动职工边打井边注意了解地层情况,然后根据实际变化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每口井打完后,他又发动大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是从那时起,每口井从搬家安装到完井再搬家,他都寸步不离井场,亲自指挥。

以前打井,打深了就不敢用清水钻,怕井喷影响钻井速度。带着这个问题,他在井场召开司钻会,发动大家出主意。经过讨论,商议采用每口井在标准层深度以上用清水钻井,这个办法创造了月“三开三完”、四开四完”直至“六开五完”的纪录。

过去搬家,四个班一齐上,人力施展不开,还耽误工人们休息。“咱是高危行业,弟兄们休息不好可不行!怎么办才好呢?”马德仁认真思虑过后提出:井队搬家时,两个班负责搬设备、铺平道路、挖泥浆池……两个班休息准备开钻措施。这样,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大伙也能正常休息,创造了当日搬家、当日开钻的新纪录。

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地冻天寒,马队长总是坚守在井场。钻井中出现什么问题,他第一个爬上钻台去查看、处理。当时,井场离驻地很远,每顿饭都是炊事员送到井场。他总是让其他同志先吃,自己替司钻、副司钻顶班,等大家都吃完他才吃上几口凉了的饭菜。

一次,寒流袭来,气温突然下降造成泥浆泵上水管线冻结,钻井无法进行。在这紧要关头,马德仁毫不犹豫,破冰跳进泥浆池清理上水管线的莲蓬头,棉衣被泥浆浸透,成了冰的铠甲。奋战几小时之后,直到故障排除,他才回去换衣服。当时1202钻井队打井多,工作量大,个别人想调离这个队。看到马德仁这样干工作、这样对待队员,都改了主意:“马队这么拼命干,我们还有啥说的,不走了!

宣讲人

2021级数学四班周乐

铁人故事(十四)

牛棚夜雨

大庆油田发现后,余秋里、康世恩和石油工业部其他党组成员,都深知开发这个陌生的罕见大油田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更离不开领导层、决策层和决策机关亲临一线的调查研究、实践探索,把领导和决策指挥机关尽早从安达转移到萨尔图,就显得更为迫切。

在萨尔图立足的第三探区指挥部,就毫无疑义地成为石油工业部主要负责人到油田调查研究的唯一一个落脚点。不久,余秋里和康世恩就从安达搬过来了。宋振明要把三探区指挥部住的那栋牛棚让出来,余秋里不同意。

在这栋牛棚的边上有一圈“干打垒”高墙,原来是种牛传宗接代的场所,因而徒有四壁没有房盖。余秋里转了一圈,看中这个地方了。于是找人来架上房梁,铺上檩条盖上草顶,用草帘子当隔墙,隔成三间小屋,分别作为卧室、会议室和秘书的住处。康世恩住的也是同一样式。

那年,萨尔图的雨,来得出奇的早,也超乎寻常的大,可以说是阴雨绵绵。牛棚的草顶,弄得不合乎规范,几乎遇雨就漏。余秋里和康世恩住的牛棚,饱受屋漏之苦。脸盆、茶缸子、水桶……凡是能用来接漏水的家什都用上了。

“滴滴答答”,不紧不慢,响声不断。深夜两点多了,余秋里的床已经挪了三次了,可仍不能入睡。在刚挪过来的床上躺下,屋漏也跟着来了。在被子上放上一个水桶、一个脸盆、再加上一个茶缸子,随着“嘀嗒”声入睡,可没睡几分钟,又不行了,漏的地方太多,接水也接不过来,只好喊来秘书,再挪床。

到清晨四时,又挪了四次。但不论挪到哪个角落,依旧难以安生。余秋里部长索性披上雨衣和衣而坐,迎接晨光的到来。三十年后,在余秋里写回忆录时,对这种“牛棚夜雨”的遭遇,依然记忆犹新。他还风趣地说:“那真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面不下,屋里还下。鞋子像小船漂起来,脸盆里跳出小青蛙……”

宣讲人

2021级数学四班吴怡

铁人故事(十五)

会战之初,大庆油田生产建设急需大量木材。1961年10月,大庆会战指挥部组织了一支由勘探、运输、供应等11个单位共八百多人组成的队伍,开进深山老林伐木、集材、运材。

勘探指挥部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了一支青年突击先遣队奔赴林区。火车到达伊春站,已是晚上9点多钟,离伐木区还有四十多千米,要等到第二天早晨才有通往那里的火车。附近客栈处处满员,大家只好露宿车站广场,上盖天下铺地,在寒冷中他们三五成群靠在一起,用身体相互取暖。熬到凌晨三点,他们才乘上第一班通往林区的火车。

天刚破晓,火车到达了目的地,大家匆匆吃过早饭,就马不停蹄地钻进了林区。

“嗨哟!嗨哟!”号子声打破了森林的寂静;“嗨哟!嗨哟!”石油人的吼声响彻在茫茫林海中;“嗨哟!嗨哟!”一棵棵大树应声倒下,不一会儿就堆积如山……到晚上收工时,林业局的老验收员前来验收丈量,面对眼前木材,他惊叹起来,他说:“林业局规定的指标是每人日集2立方米,你们竟每人日集4.2立方米,真是太能干了,了不得,了不得!”他啧啧赞叹着,又摘下老花镜,看着眼前这伙人说:“早听说大庆职工干劲大、觉悟高,今天一见,真是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呀!”

当晚,勘探指挥部青年集材突击队向勘探指挥部党委发出报捷电报,说他们已胜利地打响了第一枪。

紧接着,运输指挥部三中队的先导人员也奔赴上来,在林区探明路线和宿营地点后,运输指挥部的30辆解放牌汽车浩浩荡荡地开进深山老林。哪里有会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很快上山集材的队伍成立了临时党总支,并且及时组织开展了以运输为中心的一条龙生产劳动竞赛。

竞赛一开展,大家就迸发出你追我赶的劳动热情。刚干两天,就出现了人均集材6立方米、装车25分钟、卸车5分钟的好成绩。车辆出勤率、安全率、完好率都是百分之百。其中,有的车辆创造了日拉运木材10车次甚至11车次的高纪录。

在那段时间里,汽车司机为不影响出车时间,凌晨四点就起床烤车,早早地就出车奋战。收集、搬运、装卸的同志,无论天气多么严寒,都以坚强的意志拼搏在林海,他们节假日从不休息,就连元旦和春节,也是在深山老林度过的。

那年的集材,一直持续了半年多,到1962年的5月才全部结束。半年多时间里,共集山材2.8万立方米,为当年油田全面开展矿区建设准备了充足的木材。

上一条:数学科学学院开展数学软件的应用活动
下一条:数学科学学院开展廉洁文化建设主题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