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实现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职业实践能力发展,数学科学学院通过家校、校企合作整合资源,以德育塑造品格、智育夯实基础、体育强健体魄、美育涵养情操、劳动教育强化实践,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数学科学学院开展学风建设“十六项行动”。旨在助力数科学子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养。
我院搭建立体化家校共育桥梁,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定期向家长推送包含课程成绩、德育表现、实践成果的个性化学业报告,同步分享校园动态与教育政策解读;邀请家长参与学生成长规划研讨,针对学业预警、心理辅导等特殊情况及时沟通反馈。通过常态化的家校互动,打破信息壁垒,凝聚教育共识,形成家校同心、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共同护航学生成长成才。


我院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双管齐下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平台构建起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桥梁,一方面,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岗位,让学生深入行业一线积累实践经验,熟悉真实工作场景;另一方面,校企联合开展项目,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职业规划讲座则邀请行业专家,围绕职业定位、求职技巧、行业发展趋势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其明晰职业方向,制定科学的成长路径。两者协同发力,切实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我院以创新创业实践为重要抓手,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举办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会、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等活动,引导学生开拓创新视野,提升创业实践能力,培育敢闯会创的价值观。经过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创意转化成实际项目,还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真正实现以创新驱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以德为基,筑牢家校协同育人的精神纽带。我院以德育实践为抓手,将品德培养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志愿服务、主题团活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定期向家长推送学生德育表现,分享校园德育活动动态与育人成果,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品德成长。


以智为钥,解锁家校共育新境界。依托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起家校间立体交互的数字桥梁,以数据驱动实现教育信息的精准传递与高效流通。系统智能整合学生课程成绩数据,通过多维度分析呈现学业发展曲线;运用行为监测与评价模块,将德育表现转化为可视化报告;同步收录实践成果,形成图文并茂的成长档案,定期推送个性化、数据化的学业报告,让成长轨迹清晰可见。


以体为翼,搭建家校协同育人的活力平台。我院将体育教育贯穿日常教学,开设多样化体育课程,涵盖多种运动项目,组织校园运动会、体育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与技能,锤炼强健体魄。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定期推送学生体能测试数据、体育课堂表现及运动成果,同步分享科学锻炼方法与校园体育赛事安排。


以美为媒,构建家校协同美育新生态。我校将美育融入课程体系,通过美术鉴赏、音乐创作、戏剧表演等多元艺术课程,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定期推送学生的作品、舞台表演视频及美育课程成果,让学生的审美成长,同步分享校园美育活动动态与前沿美育理念。


以劳为径,搭建家校协同育人的实践平台。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涵盖生活技能、手工制作、校园绿植养护、社区服务等多样化劳动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通过信息化系统,定期推送劳动课程中的表现、劳动成果照片视频,同步分享劳动教育理念与家庭劳动实践指导方案,清晰了解学生的劳动成长点滴。


数学科学学院学风建设“十六项行动”,以家校、校企协同为纽带,融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构建起立体化育人体系。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创新举措,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实践育人成效,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撰稿:李志璇 审核:夏丽娜 编辑:闫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