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数学科学学院立足时代育人要求,将红色保密教育融入学风建设“十六项行动”,从筑牢信仰根基到强化诚信担当,从朋辈互助成长到学术创新实践,多管齐下、精准发力,为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数学人才筑牢坚实基础。
九秩红密,薪火相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党的保密工作优良传统,增强青少年保密意识,强化国家安全观念,数学科学学院开展“共筑保密防线 公民人人有责”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不仅让红色保密理念深植同学心间,还激发同学们守护党和国家秘密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我院将持续推动保密教育常态化,创新活动多元化,以丰富载体夯实保密教育根基,以青春力量筑牢新时代保密安全防线。


十指诚约,考纪共守
学院为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营造公平公正、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给优良学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举办考前诚信大会,旨在强调考试诚信的重要性,为即将到来的各类考试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我院表示将持续推进诚信教育,让诚信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


十一携力,破级同行
为帮助未通过四级的同学攻克难关,学院正式启动大学英语四级“师徒”结对帮扶活动,开启互助成长模式。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以及班委积极响应,与未过四级的同学携手踏上四级通关征程。在精准辅导环节,针对同学们不同的薄弱点,帮扶团队采取差异化策略:对听力薄弱的同学,着重传授听力训练方法,分享听力技巧与常考词汇;面对写作困难的同学,则从写作思路搭建、语法正确运用到词汇积累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


十二技训,师基牢筑
为进一步夯实数学师范生从师基本功,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数学科学学院充分利用时间做好职业技能训练计划。数学科学学院的老师们积极为2022级、2023级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综合技能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说课和讲课训练,老师们鼓励同学们积极投入到训练当中,为日后踏上教育岗位筑牢根基。2024级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进行规范汉字书写训练,学院依托“优师成长社团”,选拨优秀小先生,小先生通过书写演示,从汉字书写的结构、美观等方面为同学们传授经验。


十三导路,职向明析
学院为帮助学生与老师之间更好的交流,推行导师制,师生成长共同体,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提供学业规划、科研指导、职业发展等全方位个性化培养。定期开展"教授面对面"学术沙龙,邀请学科教师与学生零距离交流,围绕前沿课题展开思维碰撞,激发学术兴趣。同时建立常态化师生交流机制,每周开放师生交流时间,畅通答疑解惑、思想沟通路径,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十四领航,筑梦成长
构建朋辈领航成长互助体系,精心选拔专业成绩优异、实践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组建优秀学子宣讲团。以"过来人"视角为纽带,定期举办考研冲刺、就业指导、留学规划等主题经验分享会,开展"备考攻略拆解"专题交流活动。同时搭建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形成学子与社群答疑机制,让优秀学子的成功经验实现精准传递,充分发挥朋辈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低年级学生明晰发展方向,汲取奋进力量。



十五严管,学风固基
筑牢学风建设根基,构建“双轨并行”督查机制。一方面,依托智慧教务系统实施动态课堂考勤打卡,扫码签到等技术手段,精准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形成可视化考勤数据报表;另一方面,组建由辅导员、学生干部构成的学风督查小组,常态化开展课堂纪律巡查,及时纠正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通过刚性制度约束与柔性引导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按时到课、专注学习的良好习惯,为高效学习与学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六竞研,学术拓新
学院组织学科竞赛与科研创新项目是培养学术探索能力的重要路径。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创新创业大赛等,以真实问题为导向,促使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在团队协作中突破思维定式,激发创新灵感;科研创新项目则引导学生从文献调研、课题设计入手,通过数据采集、实验验证等环节,深度参与学术研究全流程,培养批判性思维与严谨治学态度。二者结合,既能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又能增强其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助力学生从知识接收者转变为学术探索者,为未来从事科研工作或专业领域深耕奠定坚实基础。


本阶段的学风建设“十六项行动”,以育人为核心,将红色基因、诚信品格、互助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多维度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每一项行动都凝聚着学院对人才培养的匠心。这些行动既夯实学生的专业根基,又厚植家国情怀,为学子成长成才注入强劲动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十六项行动”内涵,聚焦学生发展新需求,创新育人模式,优化长效机制,以更扎实的举措、更饱满的热情,推动学风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优良学风的滋养下,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撰稿:李志璇 审核:夏丽娜 编辑:闫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