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笃学 尚数求真
WELCOME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学生动态>>正文
学生动态

聆听铁人故事 | “红色薪火”理论宣讲团优秀作品展播

2022年10月26日 19:57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数学科学学院“红色薪火”理论宣讲团特推出“聆听铁人故事”理论宣讲栏目,旨在让数科学子继续大力弘扬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的精神;让数科学子继续大力弘扬大庆人敢于善于转化发展条件的精神;让数科学子继续大力弘扬大庆人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是精神;让数科学子继续大力弘扬大庆人胸怀全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

宣讲人

2021级数学四班汲传宏

铁人故事(一)

1960 年 5 月,二探区的一口井发生井喷事故。井口喷出的油气水柱足有 10 米多高,咆哮着冲天而射,像脱缰的野马。叫人不敢接近。井场油气弥漫,让人感到透不过气来。高大的井架陷入地下,井场周围已被泥浆、油水浸没。

为了搞清出气的层位,制服井喷,必须首先取得气样进行化验分析。可是井口周围没膝的泥浆和松软的泥沙,井口咆哮而出的油气水柱时刻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派谁上呢?

这时一个书生模样的小伙子勇敢地站了出来,他要求担当这一艰巨而又危险的任务。

这个小伙子叫田光道。田光道是 1955 年北京地质学校毕业的年轻技术人员,就在发生井喷前不久,他抱着为油而战的雄心。由川中赶到大庆来参加石油会战。到了战区放下行李,连手续都没有办,就跑到井上投入了夜以继日的紧张战斗。这次井喷他正好在井场,就要求担负上井口取气样的任务。只见他卷起裤腿,趟过泥水,一步一步地靠近井口。此时的井口吼声如雷,油水似雨。连取了两瓶气样后,田光道已经感到头晕耳呜,身子一晃,险些摔倒。外面的同志看到后,忙催他回来。可他朝大家摆摆手,坚持着。奋不顾身地又取了第三瓶气样,这才摇摇晃晃地离开井口,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宣讲人

2021级数学三班王彩玉

铁人故事(二)

1961 年夏季技术练兵开始以后,汽车修理厂领导决定重点攻关解决汽车修理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汽车缺少轴瓦,厂里浇出的轴瓦因合金配料不易掌握而质量不高,这个问题不解决,很多汽车将因没有合格的轴瓦而“趴窝”。

困难时刻,汽修厂引擎工段刚刚调来的六级铜工李子正,毫不犹豫地献出了他用 30 年心血练出来的浇瓦绝招,为油田救了急。

李子正 13岁时就当学徒学习浇瓦技术,那时资本家不让教,只学到一点手艺。新中国成立后,他到玉门汽修厂当铜工,党组织送他学文化,他认了字,能看懂技术书,真正掌握了浇瓦技术。1950 年,他为部队修战车,刻苦研究合金材料配合比。开始时,加铅浇出的轴瓦质量不高,他就用老伴的银耳环、银手镯和家里的零散银做试验,后来他改用锡来代替试验。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摸索出“增锡减锑”浇瓦方法,浇出的瓦内柔外刚,质量优良,被人称做是“绝招”。

一般人“绝招”是不轻易外露或者传给别人的,可李子正却把自己保存多年的轴瓦合金标本拿出来,供大家观察分析。他还同大家一起研究配料比例,提高质量;把自己从玉门带来的笔记交给学徒们看,给他们讲知识,说原理。在操作中,他反复讲解,手把手耐心地教,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直到教会为止。经过他精心培养,有三人很快出师,都能浇出质量过硬的轴瓦。技术难关解决了, “趴窝车”一辆辆都出了厂,保证了会战的急需。

李子正无私献绝招,为大会战立了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瓦片李”。在油田召开的“敬师会”上,一位领导表彰他无私献技的奉献精神,在表扬声中,“瓦片李”师傅说:“一个人本领再大总是一个人,只有大家本领都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后来,在有关领导倡议支持下,汽修厂还办起了“瓦片李工厂”,由李子正当厂工,他把浇瓦技术传授给了更多的人,传到了更多单位。

宣讲人

2021级数学四班吴仪

铁人故事(三)

1964 年的施工黄金季节,工程九中队担负了一座转油 站的土建任务,为了高质量完成任务,中队所有干部都下基 层参加劳动,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中队长刘玉春来到了拌灰组。一天,他发现有一锅沙浆 配错了,按规定,挑浆的人必须对沙浆标号进行检查,发现有问题就返工,可力工老苏挑上就走。他当即批评了老苏。第二天,刘玉春又观察到组长小常把沙子斗数量错了,老苏给他指出时,小常虽然返工了,却满脸的不在乎。刘玉春想,问题在于拌灰组对沙浆质量不够重视,必须得从根上解决。第三天,刘玉春和小常一起劳动时,发现小常又把沙子斗数量错了,便把小常和老苏叫到一起开了个小会,他给小常讲了保证沙浆质量的重要性,讲了怎样认真按百分比标准配料。然后诚恳地对两个人说:“工作难免有错,只有思想上重视才能按要求办事,咱们可都要把住质量关,负起责任来呀!”两个人都承认了错误并表态说:“队长,欢迎你随时再查。”

小常和老苏认识提高了,其他人思想通了没有?第四天,刘玉春看到小常干得很认真,老苏也检查得很仔细,可快到午间时,拌灰工老梁多量了一斗沙,把配合比搞错了。这回没用刘玉春出面,小常召开了现场会,他先是检讨了自己对质量的忽视,同时也批评了老梁。

刘玉春看出老梁思想上还有疙瘩,便利用午休时间找老梁聊天。老梁说:“砌这么多墙,我没见因沙浆配合比不对裂了的!”刘玉春听出老梁还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耐心地给他一步步讲解,最后说:“你多量一斗沙,沙浆的标号小了,强度不够,墙的寿命就要缩短,能用 100 年的,可能只用 80 年,这严重后果几年内看不出来,但后患无穷!”老梁越听越明白,心悦诚服。

刘玉春第五次去拌灰组上岗,观察一上午,拌了九大锅沙浆,配合比一点也没错,当晚他在全中队会上表扬了他们。从那以后刘玉春又抽查了五次,再没发现有错,大家都能严格按照标准工作。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好比上楼房吧,没有梯子怎么能上去呢,得创造条件,自己动手搞个梯子就上去了。我们干什么事情先不要怕困难,先动手干上去。这是因为困难也有两重性,你软它就硬,你硬它就软。

关闭